

【概要描述】近日,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閻青春在出席全國居家養老試點項目“天津市和平區勁松托老所運營啟動儀式”時說,解決數量龐大的老年人養老需求已成為制約我國發展的重大問題,政策支持、社會參與、專業運作的養老機構服務延伸社區新模式,是積極有效應對老齡化的創新舉措和發展方向。
老齡辦:以養老機構服務延伸社區模式應對老齡化
人民網天津5月29日電 (記者 潘躍) 近日,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閻青春在出席全國居家養老試點項目“天津市和平區勁松托老所運營啟動儀式”時說,解決數量龐大的老年人養老需求已成為制約我國發展的重大問題,政策支持、社會參與、專業運作的養老機構服務延伸社區新模式,是積極有效應對老齡化的創新舉措和發展方向。
托老所管理單位天津勁松護養院院長李久茹介紹,托老所屬公助民營體制,由天津市民政局、和平區政府給予財長支持。針對無人養老、子女出國等不同狀況,托老所可為老人辦理日托、月托、全托及臨時托等。托老所配備專職醫生和護工,可同時接納近80位老人。
閻青春說,中國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85億,養老壓力巨大。尤其是隨著家庭小型化趨勢日益明顯,家庭養老功能正在日益弱化。在新形勢下,老年人更需要社會化的養老服務支持。天津市和平區勁松托老所推出養老機構服務延伸社區新模式,依靠護養院的專業服務設立日間照料、文化活動、助老配餐、心理關愛、上門護理等專業服務平臺,建立老年人健康信息檔案,為周邊社區的居家老人送去醫療保健、老年餐飲、心理慰藉、生活照料等多項專業化服務。這種新模式在社區層面建立起一個支持家庭養老的社會化、專業化服務體系,突出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多樣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的特點,不僅是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最好補充,更是改變養老理念、拓寬養老渠道、解決養老難題有效辦法,提高了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貢獻,為居家老人解決了實際困難。民政部原副部長、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李寶庫說,解決中國的養老問題需有三種途徑:第一是加快經濟發展,只有這樣才有足夠財力支持;第二是完善制度,把錢合理地分配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社會上大力弘揚孝道,為養老提供道德保障。同時希望改革開放后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能夠多為養老事業、為慈善事業做出貢獻。
此外,當天,由全國最大的敬老志愿者組織寸草心志愿者聯盟指導管理的全國首家志愿者敬老餐廳,在天津蜀渠老四川菜館揭牌。志愿者和老年人憑證明就餐可獲8.8折優惠,百歲老人過生日還會獲贈蛋糕。
“我們之所以這么做,就是讓無私奉獻的志愿者好人有好報,讓辛勞了一生的老年人覺得還有人想著他們。”寸草心志愿者、餐廳負責人文小江介紹說,全國的志愿者和老年人,就餐時只要持相關證明就可獲得優惠,而志愿者在“寸草心時間銀行”里儲存的“愛心時間”和“愛心幣”,可以抵消餐費。
版權所有: 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 電話:028-86646260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蜀ICP備1101568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