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走入保障房小區??2012年3月21日,在成都市公共住房管理中心領導的帶領下,我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以及工作人員一行來到了保障房小區西蜀瑞苑、紫氣東來和皇經嘉苑,了解保障房小區入住老人情況,并接受了中央電視臺走基層記者采訪。
建立社區助老關愛站項目是基于推動老齡事業發展,在社區建立專業的助老關愛站,為社區困難、孤寡、空巢等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專業照護、志愿服務、居家服務、應急救助等方面的服務,保障困難老人在居家生活的基本需求,并結合成都市政府相關養老政策,促進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的建立;為了實現項目的可持續性,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將同合作伙伴一同成立專項基金,面向社會籌集善款,支持項目的持續開展。 1、項目名稱: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助老關愛站 2、服務對象:以孤寡、貧困、空巢、失能失智等困難老人; 3、經費計劃:60萬元; 4、項目運行方式:通過與政府、保障房、企事業等合作單位共同建立;由合作方提供場地,共同投入資金硬件實施與購買專業服務;共同建立項目的專項基金,面向社會籌資,支持關愛站的可持續發展。 5、服務功能:小型全托、日間照料、居家護理、康復及社工服務等; 6、場地需求:建立10張床位以上,面積300——2000m2; 7、項目實施區域:成都市區域內,共計建立4-5個關愛站; 保障房小區助老關愛站 一、項目名稱: 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保障房社區助老關愛站 二、項目概述 保障房社區助老關愛站是在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的資助下,和成都市公共住房管理中心共同建設,由成都西部老年聯合會輸出管理模式與專業團隊進行管理運營,建立關愛困難老人的社區服務站,為所在社區的孤寡、低保、貧困及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志愿的、專業的關愛服務; 困難老人是指在社區生活的孤寡、低保、貧困、空巢等老人,特別是生活自理程度較低失能失智老人。 三、項目背景 “9073”養老格局與成都老年人數量比例達到17%; 成都市養老扶持政策的出臺,為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提供政策支持; 成都公共住房管理中心共計管理7個保障房小區,每個小區保障安置群體中,孤寡、低保、貧困老人約占10%; 孤寡、空巢、失能失智等社區生活的弱勢老年群體,大多以精神生活需求為主,生活需進一步保障安全、便利、身體護理等需求; 四、項目目標 建立保障房小區的居家養老示范基地,探索以保障房社區助老關愛站為基礎的社區型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本項目以關愛老人的精神生活與日常生活為主,采取志愿者站的建設形式,為老人提供社區服務、居家養老、應急救助等三大類服務;主要包括了精神關懷、志愿陪伴、應急救助、日常生活協助、專業護理、短時陪護等服務內容,這些內容均采取專業志愿者服務為主,通過技能培訓、精神鼓勵、物質獎勵等方式,培養更多的專業志愿者,到服務站提供志愿服務,滿足社區中困難老人的生活需求。 五、項目內容 社區助老關愛站主要服務分為三大類:社區服務、居家養老、應急救助; 1、社區服務:即志愿服務、社區教育、娛樂活動、公益活動等三方面; 1.1、志愿服務:引入志愿者支持體系,開展“一對一”、“多對多”的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建立青年志愿者與銀發志工兩種志愿者隊伍;即面向社會征集志愿者,開展志愿者為老服務技能培訓,開設志愿時間銀行,就志愿者進行分類,支持志愿者長期為社區困難老人提供聊天、陪伴、生活協助(力所能及之小事與家庭衛生打理)、散步、興趣輔導等志愿服務; 1.2、社區教育:引入社區教育體系,調研社區老年人的興趣愛好,組織開展手工、養生保健、興趣小組、知識學習等教授式小班,由專業志愿者與外部老師根據情況教授,計劃開設3-5個班次; 1.3、娛樂活動:每月與重大節日,至少每月1次,在社區開展老年人為主體的娛樂活動,如“嘻樂匯”游園活動、義診、包餃子、唱歌跳舞比賽、風采展示等,也可邀請外部老年團體參與,活動主題設置根據社區調研確定; 1.4、公益活動:開展針對社區特困老人的援助性公益活動,如捐款捐物、微愛集市(義賣)、互助組、義賣等方式,通過媒體與網絡,面向社會宣傳,獲得援助; 2、居家養老:即“一鍵通”呼叫系統、日常生活照料、個案干預等 2.1、“一鍵通”呼叫系統:即安裝呼叫終端到戶,當老人與緊急問題或生活需要時,即可按終端,同呼叫中心對話,表達需求,中心即可委派工作人員或志愿者上門服務或協助。 2.2、日常生活照料:主要根據每個老人的生活與身體狀況確定,為老人制定一個居家養老服務計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每日聯系(即掌握老人動向、身體狀態與心情狀況);建立老人健康檔案,每周監測老人生命體征;家庭衛生協助;個人衛生照料(包括洗澡、剃須、指甲修剪等)、康復訓練、飲食與用藥注意事項、藥品分類與用藥提醒;洗頭洗澡協助、親友聯系等力所能及之小事,其中部分事項需要具備專業技能才可協助老人(如洗頭洗澡、康復訓練等); 2.3、個案干預:主要針對部分老人的心理問題,建立老人個案干預檔案,進行個案的心理疏導、精神鼓勵等,由外部心理咨詢師或專業志愿者提供; 3、應急救助:愛心徽章與居家救助; 3.1愛心徽章(附件一):建立400呼叫平臺,為社區所服務老人制作帶有編號的老人愛心徽章,在呼叫平臺建立老人的個人信息,并向社會倡導愛心徽章的作用關于認知,特別是針對有老年癡呆、短暫失憶、行動緩慢與不便的老人,防止老人走失,便于老人外出時的緊急救助; 3.2居家救助:建立應急救助預案,同社區涉及的安全、醫療等機構達成合作關系;通過呼叫終端,當老人需要幫助與遇到緊急狀況時,老人只需要一按即可呼叫至呼叫中心,便于工作人員上門緊急救助,應對突發事件; 六、服務站建設 目標:2個保障房小區(西蜀瑞苑、皇經嘉苑) 西蜀瑞苑介紹:地址位于金牛區蜀漢路371號,小區包括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共計850戶;廉租房640人,均是年收入低于3萬元的居民,其中,孤寡、空巢、失能老人人數近150名; 皇經嘉苑介紹:地址位于錦江區經天路1號,小區包括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共計1465人,均是年收入低于3萬元的居民,其中孤寡、空巢、失能老人約為130多人; 場地要求:獨立的工作環境50m2、可容納40人的公共活動空間等; 掛牌: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保障房助老關愛站 硬件投入:辦公設施(桌椅、電腦打印機等)、400呼叫系統、 管理制度:服務站管理制度、服務站介紹、日常生活照料制度、個案輔導制度、健康管理制度、應急救助預案、愛心榜、志愿者榜、社區活動等 ★目前我們的關愛站點有東光街道陽光家園社區、錦江區督院街為老服務中心、保障房西蜀瑞苑小區和皇經嘉苑小區,歡迎大家監督我們的服務,并歡迎志愿者可以到社區參加我們的志愿活動,陪伴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