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9-84772634

    搜索
    搜索
    1
    1

    1

    中華孝道

    資訊分類
    /
    /
    /
    背著媽媽上學 照顧癱瘓母親14年 在校大學生的孝心感天動地

    背著媽媽上學 照顧癱瘓母親14年 在校大學生的孝心感天動地

    • 分類:當今孝行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2-05-25 00:00
    • 訪問量:

    背著媽媽上學 照顧癱瘓母親14年 在校大學生的孝心感天動地

    【概要描述】●本報記者陸待君  囊中羞澀,買菜總挑最便宜的  面條吹了又吹,生怕燙著媽媽  勤工儉學,收獲著自尊與堅強  白水面條,是母子倆每天的主要飲食  有愛就有美好的明天  樂觀自信,他與同學親如兄妹  有母親相伴,簡陋的家很溫馨  在南充西華師大新區校外的一條小街上,每天匆忙的人流中,總有一個單薄的身影匆匆往返于學校、市場和小區。三點一線的簡單生活,讓這個大學生不能像其他同學那樣,毫無顧忌地上球場、進影院、泡網吧。  5月8日,記者走進華鳳學府花園5樓的一間出租民房,走進了一對母子的生活。  下午6時45分,西華師大學生包天陽放學后匆匆忙忙趕到市場,買了白菜后又匆匆趕回自己的家。“陽兒,你回來了!”聽見門響,躺在客廳里一張簡易床上的母親楊如輝心疼地說。  “媽,我回來了。你好點嗎?”包天陽把白菜放在地上,快步走到母親床前。  楊媽媽蓋著一床薄薄的棉被,身體彎曲。這幾天,她患了重感冒,這讓兒子很是擔心。“我手腳已經嚴重萎縮,想動一下都莫法。”楊媽媽對記者說,“要不是陽兒這樣孝順地照顧我,我哪能拖過這14年喲,恐怕早就見閻王了。”  “媽,先喝口水。”包天陽倒了半杯開水,涼了一會后,又嘗了嘗,感到不燙嘴,才把一根塑料管插在杯里,一手輕扶著母親的脖子,一手將杯子送到母親嘴邊。“我大小便都在床上,吃飯喝水都要人喂,真是難為了他。”看著兒子疲憊的臉,母親滿眼都是疼愛。  “我老家在遂寧射洪的一個小山村。1998年,我不慎跌倒,導致尾脊骨斷裂,癱瘓在床,他爸外出打工就一直沒有了消息。那年,陽兒才9歲。他每天除了上課和照顧我,還要上山砍柴、磨米煮飯、刨地種菜,還要撿垃圾、打零工,想方設法掙錢養家。”說起這些年的生活,楊媽媽老淚縱橫。2006年8月,包天陽考入射洪縣太和中學讀高中。“我怕影響陽兒上學,想趁他沒在家時尋短見一走了之,沒想到被陽兒發現,他跪在我面前哭著說‘媽媽,如果是我癱瘓在床上,你會拋棄我嗎?你會不要我嗎?有媽媽,家才像個家呀’。那天,我們娘倆抱頭哭成一團。”開學后,母子倆在縣城租了一間民房,包天陽把媽媽背到縣城,一邊念高中,一邊打工,還一邊照顧母親。2009年9月,包天陽考上了西華師大,他又用自己打工的錢雇了一輛大貨車,將母親和家“搬”到了南充。  “媽,過去的事就別說了,我先去做飯了哈。”包天陽打斷楊媽媽的講述,轉身進了廚房。記者環視包天陽和母親租住的這套一室一廳屋子,雖然臥床不起的母親就躺在客廳,但包天陽把房間收拾得很干凈,也沒有什么異味。家里除了一臺舊電視和一臺舊電扇,沒有其他像樣的家具和電器。廚房很小,包天陽一個人在里面都顯得擁擠。打開燃氣灶,洗凈剛買的白菜,切細后放進沸騰的鐵鍋里,下了一點干面。灶頭上有中午的小半碗剩菜,他把剩菜分成兩份,面條煮好后,直接挑到菜碗里。  “今天晚上就用這些剩菜下面了,剩菜多的那碗油要多點,就給媽媽,她病了需要營養。”包天陽告訴記者,最近他們一周只能吃一次肉,因為馬上要畢業了,他沒時間去校外打工,只能在校園里勤工儉學,收入少生活必須節儉。  把面條端到母親床前,包天陽挑起幾根面,放在嘴邊吹了吹,又試試看燙不燙嘴,然后小心翼翼喂到母親嘴里。“這些年,我把陽兒拖累了喲,你看,他把我養得白白胖胖,自己卻瘦成這樣。”看著孝順的兒子,楊媽媽一臉愧疚。包天陽卻說:“最難的日子都過了,還有什么挺不過呢!放心吧媽媽,這一輩子我都守著你,永遠做你的拐杖……”聽了兒子的話,楊媽媽笑瞇了眼。

    • 分類:當今孝行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2-05-25 00:00
    • 訪問量:
    詳情

      ●本報記者 陸待君

      囊中羞澀,買菜總挑最便宜的

      面條吹了又吹,生怕燙著媽媽

      勤工儉學,收獲著自尊與堅強

      白水面條,是母子倆每天的主要飲食

      有愛就有美好的明天

      樂觀自信,他與同學親如兄妹

    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

      有母親相伴,簡陋的家很溫馨

      在南充西華師大新區校外的一條小街上,每天匆忙的人流中,總有一個單薄的身影匆匆往返于學校、市場和小區。三點一線的簡單生活,讓這個大學生不能像其他同學那樣,毫無顧忌地上球場、進影院、泡網吧。

      5月8日,記者走進華鳳學府花園5樓的一間出租民房,走進了一對母子的生活。

      下午6時45分,西華師大學生包天陽放學后匆匆忙忙趕到市場,買了白菜后又匆匆趕回自己的家。“陽兒,你回來了!”聽見門響,躺在客廳里一張簡易床上的母親楊如輝心疼地說。

      “媽,我回來了。你好點嗎?”包天陽把白菜放在地上,快步走到母親床前。

      楊媽媽蓋著一床薄薄的棉被,身體彎曲。這幾天,她患了重感冒,這讓兒子很是擔心。“我手腳已經嚴重萎縮,想動一下都莫法。”楊媽媽對記者說,“要不是陽兒這樣孝順地照顧我,我哪能拖過這14年喲,恐怕早就見閻王了。”

      “媽,先喝口水。”包天陽倒了半杯開水,涼了一會后,又嘗了嘗,感到不燙嘴,才把一根塑料管插在杯里,一手輕扶著母親的脖子,一手將杯子送到母親嘴邊。“我大小便都在床上,吃飯喝水都要人喂,真是難為了他。”看著兒子疲憊的臉,母親滿眼都是疼愛。

      “我老家在遂寧射洪的一個小山村。1998年,我不慎跌倒,導致尾脊骨斷裂,癱瘓在床,他爸外出打工就一直沒有了消息。那年,陽兒才9歲。他每天除了上課和照顧我,還要上山砍柴、磨米煮飯、刨地種菜,還要撿垃圾、打零工,想方設法掙錢養家。”說起這些年的生活,楊媽媽老淚縱橫。2006年8月,包天陽考入射洪縣太和中學讀高中。“我怕影響陽兒上學,想趁他沒在家時尋短見一走了之,沒想到被陽兒發現,他跪在我面前哭著說‘媽媽,如果是我癱瘓在床上,你會拋棄我嗎?你會不要我嗎?有媽媽,家才像個家呀’。那天,我們娘倆抱頭哭成一團。”開學后,母子倆在縣城租了一間民房,包天陽把媽媽背到縣城,一邊念高中,一邊打工,還一邊照顧母親。2009年9月,包天陽考上了西華師大,他又用自己打工的錢雇了一輛大貨車,將母親和家“搬”到了南充。

      “媽,過去的事就別說了,我先去做飯了哈。”包天陽打斷楊媽媽的講述,轉身進了廚房。記者環視包天陽和母親租住的這套一室一廳屋子,雖然臥床不起的母親就躺在客廳,但包天陽把房間收拾得很干凈,也沒有什么異味。家里除了一臺舊電視和一臺舊電扇,沒有其他像樣的家具和電器。廚房很小,包天陽一個人在里面都顯得擁擠。打開燃氣灶,洗凈剛買的白菜,切細后放進沸騰的鐵鍋里,下了一點干面。灶頭上有中午的小半碗剩菜,他把剩菜分成兩份,面條煮好后,直接挑到菜碗里。

      “今天晚上就用這些剩菜下面了,剩菜多的那碗油要多點,就給媽媽,她病了需要營養。”包天陽告訴記者,最近他們一周只能吃一次肉,因為馬上要畢業了,他沒時間去校外打工,只能在校園里勤工儉學,收入少生活必須節儉。

      把面條端到母親床前,包天陽挑起幾根面,放在嘴邊吹了吹,又試試看燙不燙嘴,然后小心翼翼喂到母親嘴里。“這些年,我把陽兒拖累了喲,你看,他把我養得白白胖胖,自己卻瘦成這樣。”看著孝順的兒子,楊媽媽一臉愧疚。包天陽卻說:“最難的日子都過了,還有什么挺不過呢! 放心吧媽媽,這一輩子我都守著你,永遠做你的拐杖……”聽了兒子的話,楊媽媽笑瞇了眼。

    更多公益項目

    版權所有: 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 電話:028-86646260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蜀ICP備11015683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