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描述】“謝謝好心的人,謝謝”在成都日報與CDTV3《熱線188》的共同推動下 首批困難孤寡老人獲得成都老基會援助基金?自本報與CDTV-3《熱線188》欄目受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委托,面向社會征集急需幫助的困難孤寡老人作為援助對象以來,市民紛紛通過黨報熱線962211和《成都日報》新浪與騰訊的官方微博,向我們提供需要幫助的困難孤寡老人的線索,并表達了對這些老人的關心和關愛,也使越來越多的困難孤寡老人走入了我們的視線。 最近兩天,帶著市民的關心關愛,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將巨人網絡董事長兼CEO史玉柱的部分慈善捐款和物資,一筆一筆交到了老人的手中。同時,捐款行動也在繼續中,下一步,還將有更多老人獲捐。 獲捐老人:肖清云父女 故事回顧 90歲的老父肖清云,帶著60歲的智障女兒,住在水井坊社區一間二十余平方米的房子里。盡管女兒已是60歲,但她的智力停留在幾歲孩童的水平,除了一些簡單的跑腿活之外,女兒的大小瑣事都是父親一手包辦。怕自己體力衰退過快,無法照顧女兒,同時也是為了讓女兒能健康活下去,肖清云每天都會帶上女兒走5、6小時。老人說:“多活一天,便能多照顧她一天。” 受捐現場 肖清云老人此次獲捐8000元。從成都老基會工作人員手上接過善款后,肖清云的手一直在發抖。“謝謝好心的人,謝謝。”這句話,老人一直在反復念叨。 “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不好,但是又沒錢去醫院看病,只能這么拖著。”老人說,身體每況愈下,讓他很擔心自己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女兒沒人照顧怎么辦。這筆捐款的到來,對他和女兒來說,都是救命的錢,兩個人年紀都大了,各種毛病都來了,有了這個錢,就能去醫院看病買藥了。 獲捐老人:陳淑儒 故事回顧 72歲的陳淑儒靠賣電話卡維持生活,艱難地照顧癱瘓的弟弟。“每賣一張卡可以賺5角錢,一個月有時候可以掙幾百,冬天的時候加上賣暖寶寶什么的,生意還要好些。”陳婆婆說道,不過,冬天的時候自己的哮喘病也很容易發,每次吃藥都要花去六七百元,“今年3月我就又害了病,醫生說要吃特效藥才行,一個月花了1000多元。”而老人的弟弟,今年68歲,精神異常,一輩子沒有結婚,更沒有兒女陪伴,唯一的親人就是她這個姐姐。如今弟弟癱瘓在床,生活起居全靠這個姐姐。姐弟倆的經濟來源也主要是兩人加起來2800元的退休金,以及婆婆賣卡賺的錢。 受捐現場 當老基會工作人員來到陳淑儒家時,才獲知陳淑儒的弟弟不久前突發腦溢血,幸得鄰居及時發現送醫,才保住了一條命。但是,醫生告訴陳淑儒,她弟弟這輩子,恐怕是再也站不起來了。 “他是我唯一的弟弟,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一定要幫助他再站起來。”陳淑儒說,老基會送來了2000元慈善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讓她能夠支付之前弟弟住院欠下的醫藥費,并讓他繼續接受醫治。“所有人都跟我說要讓他站起來就是做夢,但哪怕是做夢,我也要把夢做圓!” 獲捐老人:徐素華 故事回顧 患有高血壓、胃炎和嚴重心臟病的徐素華,已是95歲高齡。她和45歲的女兒、20歲的外孫住在東光街5號小區。女兒精神有問題,生活基本無法自理,衣食住行全靠徐素華照顧。家境的貧寒,使得年僅20歲的外孫,在讀完了技校后,就選擇了每天晚上擺小吃攤做生意賺錢,早早扛起了家庭的經濟擔子。 受捐現場 徐素華本就是成都老基會“安享”行動的幫扶對象,也常常會有志愿者來幫助徐素華做家務,陪這個95歲的老人聊天,幫助他們一家。考慮到老人家境確實困難,此次,老基會又為老人送上了2000元愛心善款。 “這個社會好人特別多,那么多人幫我、幫助我女兒,我很高興很知足。”徐素華說,2000元的善款,可以幫助她和女兒看病買藥,“只要家人健康就好。” 捐助對象:李世群 故事回顧 83歲的李世群,每天在所住小區一個靠著樓房外墻搭建的沒有招牌的小裁縫鋪,靠著為人縫補衣物,賺取一點生活費。唯一的女兒偷偷拿走她的錢去炒股、打牌,最終輸掉了家中積蓄,還賣掉了老母親的房子。一場官司之后,老人和女兒徹底斷絕了關系,但賴以棲身的房子還是沒了,在社區的幫助下,才搬進了成都晚霞石人南路居家養老服務站,一待就是六七年。 受捐現場 考慮到李世群老人本身已經在成都晚霞石人南路居家養老服務站接受幫助,所以此次老基會額外給予了老人2000元的現金資助。 但就是這2000元,已經讓老人紅了眼眶,連連說著謝謝和不好意思。“我每個月有950元的補助,再加上又住在居家養老服務站,吃住都基本沒有問題,就是身體不好,需要買藥。這筆錢,我會留著買藥用。” 捐助對象:劉木清 就在成都老基會為老人們送去善款的時候,我們接到了市民提供的線索:家住二醫院附近的劉木清,是一位急需幫助的困難老人。于是成都老基會工作人員和記者立刻趕到了四圣祠街,見到了78歲的老人——劉木清。 劉木清年輕的時候,和丈夫同為大邑川劇團的團員。數十年前,川劇團倒閉了,劉木清就和丈夫靠打零工維生,直至老伴過世,唯一的兒子將劉木清從大邑接到了成都居住。老人年輕時摔斷了腰,導致現在行走必須依靠拐杖。除此之外,老人還身患多病,再加上兒子經濟生活也很拮據,老人連正常的生活開銷都成問題。 在了解了老人的情況后,現場的成都老基會幾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像劉木清這種情況的老人,屬于“失能”老人,即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經過幾位負責人的現場辦公討論,成都老基會工作人員當場拿出1200元的善款交予了老人。????原文鏈接:http://www.cdrb.com.cn/html/2012-04/25/content_1565369.htm
“謝謝好心的人,謝謝”
在成都日報與CDTV3《熱線188》的共同推動下 首批困難孤寡老人獲得成都老基會援助基金
自本報與CDTV-3《熱線188》欄目受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委托,面向社會征集急需幫助的困難孤寡老人作為援助對象以來,市民紛紛通過黨報熱線962211和《成都日報》新浪與騰訊的官方微博,向我們提供需要幫助的困難孤寡老人的線索,并表達了對這些老人的關心和關愛,也使越來越多的困難孤寡老人走入了我們的視線。
最近兩天,帶著市民的關心關愛,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將巨人網絡董事長兼CEO史玉柱的部分慈善捐款和物資,一筆一筆交到了老人的手中。同時,捐款行動也在繼續中,下一步,還將有更多老人獲捐。
獲捐老人:肖清云父女
故事回顧
90歲的老父肖清云,帶著60歲的智障女兒,住在水井坊社區一間二十余平方米的房子里。盡管女兒已是60歲,但她的智力停留在幾歲孩童的水平,除了一些簡單的跑腿活之外,女兒的大小瑣事都是父親一手包辦。怕自己體力衰退過快,無法照顧女兒,同時也是為了讓女兒能健康活下去,肖清云每天都會帶上女兒走5、6小時。老人說:“多活一天,便能多照顧她一天。”
受捐現場
肖清云老人此次獲捐8000元。從成都老基會工作人員手上接過善款后,肖清云的手一直在發抖。“謝謝好心的人,謝謝。”這句話,老人一直在反復念叨。
“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不好,但是又沒錢去醫院看病,只能這么拖著。”老人說,身體每況愈下,讓他很擔心自己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女兒沒人照顧怎么辦。這筆捐款的到來,對他和女兒來說,都是救命的錢,兩個人年紀都大了,各種毛病都來了,有了這個錢,就能去醫院看病買藥了。
獲捐老人:陳淑儒
故事回顧
72歲的陳淑儒靠賣電話卡維持生活,艱難地照顧癱瘓的弟弟。“每賣一張卡可以賺5角錢,一個月有時候可以掙幾百,冬天的時候加上賣暖寶寶什么的,生意還要好些。”陳婆婆說道,不過,冬天的時候自己的哮喘病也很容易發,每次吃藥都要花去六七百元,“今年3月我就又害了病,醫生說要吃特效藥才行,一個月花了1000多元。”而老人的弟弟,今年68歲,精神異常,一輩子沒有結婚,更沒有兒女陪伴,唯一的親人就是她這個姐姐。如今弟弟癱瘓在床,生活起居全靠這個姐姐。姐弟倆的經濟來源也主要是兩人加起來2800元的退休金,以及婆婆賣卡賺的錢。
受捐現場
當老基會工作人員來到陳淑儒家時,才獲知陳淑儒的弟弟不久前突發腦溢血,幸得鄰居及時發現送醫,才保住了一條命。 但是,醫生告訴陳淑儒,她弟弟這輩子,恐怕是再也站不起來了。
“他是我唯一的弟弟,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一定要幫助他再站起來。”陳淑儒說,老基會送來了2000元慈善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讓她能夠支付之前弟弟住院欠下的醫藥費,并讓他繼續接受醫治。“所有人都跟我說要讓他站起來就是做夢,但哪怕是做夢,我也要把夢做圓!”
獲捐老人:徐素華
故事回顧
患有高血壓、胃炎和嚴重心臟病的徐素華,已是95歲高齡。她和45歲的女兒、20歲的外孫住在東光街5號小區。女兒精神有問題,生活基本無法自理,衣食住行全靠徐素華照顧。家境的貧寒,使得年僅20歲的外孫,在讀完了技校后,就選擇了每天晚上擺小吃攤做生意賺錢,早早扛起了家庭的經濟擔子。
受捐現場
徐素華本就是成都老基會“安享”行動的幫扶對象,也常常會有志愿者來幫助徐素華做家務,陪這個95歲的老人聊天,幫助他們一家。考慮到老人家境確實困難,此次,老基會又為老人送上了2000元愛心善款。
“這個社會好人特別多,那么多人幫我、幫助我女兒,我很高興很知足。”徐素華說,2000元的善款,可以幫助她和女兒看病買藥,“只要家人健康就好。”
捐助對象:李世群
故事回顧
83歲的李世群,每天在所住小區一個靠著樓房外墻搭建的沒有招牌的小裁縫鋪,靠著為人縫補衣物,賺取一點生活費。唯一的女兒偷偷拿走她的錢去炒股、打牌,最終輸掉了家中積蓄,還賣掉了老母親的房子。一場官司之后,老人和女兒徹底斷絕了關系,但賴以棲身的房子還是沒了,在社區的幫助下,才搬進了成都晚霞石人南路居家養老服務站,一待就是六七年。
受捐現場
考慮到李世群老人本身已經在成都晚霞石人南路居家養老服務站接受幫助,所以此次老基會額外給予了老人2000元的現金資助。
但就是這2000元,已經讓老人紅了眼眶,連連說著謝謝和不好意思。“我每個月有950元的補助,再加上又住在居家養老服務站,吃住都基本沒有問題,就是身體不好,需要買藥。這筆錢,我會留著買藥用。”
捐助對象:劉木清
就在成都老基會為老人們送去善款的時候,我們接到了市民提供的線索:家住二醫院附近的劉木清,是一位急需幫助的困難老人。于是成都老基會工作人員和記者立刻趕到了四圣祠街,見到了78歲的老人——劉木清。
劉木清年輕的時候,和丈夫同為大邑川劇團的團員。數十年前,川劇團倒閉了,劉木清就和丈夫靠打零工維生,直至老伴過世,唯一的兒子將劉木清從大邑接到了成都居住。老人年輕時摔斷了腰,導致現在行走必須依靠拐杖。除此之外,老人還身患多病,再加上兒子經濟生活也很拮據,老人連正常的生活開銷都成問題。
在了解了老人的情況后,現場的成都老基會幾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像劉木清這種情況的老人,屬于“失能”老人,即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經過幾位負責人的現場辦公討論,成都老基會工作人員當場拿出1200元的善款交予了老人。
原文鏈接:http://www.cdrb.com.cn/html/2012-04/25/content_1565369.htm
版權所有: 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 電話:028-86646260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蜀ICP備11015683號-1